⭐️误区五:选择名气大的导师来撰写推荐信?
在申请研究生过程中,提交推荐信是必要的步骤之一。许多申请人会自信地表示:“我不用担心推荐信,我有关系!”然后自豪地列举与某某议员、某某政要、某某知名教授甚至某某明星的亲密关系。然而,许多北美研究生院对这种推荐信持反感态度,提交后可能适得其反。招生官并不在乎推荐信撰写人的声望,而更希望从真正了解你学术潜力的人那里得到公正客观的评价,这样他们才能对你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评论。
作为加拿大硕士研究生申请中重要的一环,推荐信是少数可以进行改进的非硬性指标之一,也是唯一以第三方视角对申请人的学术成就、科研能力、发展潜力和个性特点等方面做出评价的文字材料。
⭐️误区六:各大研究生院的录取标准差异大?
众所周知,北美高校的招生过程具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招生官的主观判断甚至可能是凭空臆断的。这实际上提醒加拿大硕士申请人:不必刻意迎合招生官的喜好和审美观,这种努力是徒劳的。我们应该通过体现明确定位的价值和特点,提高申请成功率,这可以从学术成绩、标准化考试成绩、申请文书、简历、推荐信等申请材料中体现出来。
⭐️误区七:标准化考试成绩决定一切?
加拿大的许多研究生院并不明确规定GRE/GMAT等标准化考试的最低录取分数,甚至有些学校不要求提供这些考试成绩。实际上,每个学校的招生委员会针对不同专业都有明确的标准化考试分数要求。
然而,在过去几年里,亚洲申请人的数量急剧增加,特别是具有中国大陆教育背景的申请人在标准化考试中的得分普遍较高。因此,招生时必须弱化亚洲申请人的GRE分数的重要性,去考察其他方面的素质。
因此,对于加拿大研究生院的申请人来说,别忘了问问自己:除了出色的标准化考试成绩,还有什么其他方面可以吸引招生官呢?你的申请材料能否让招生官一眼看出你的与众不同,让他们能感受到你与学校的价值观一致,与为教育事业奋斗的教职员工是同类人?
⭐️误区八:面试只是一个流程?
美国本科申请中通常有面试环节,一般由第三方面试官或校友进行,但对最终录取结果影响甚微。加拿大本科申请基本上没有面试环节。然而,在研究生申请中,面试非常重要,需要予以重视,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左右录取结果!
收到目标研究生院面试邀请的申请人说明他们的综合实力已经得到初步认可,但招生官需要通过面对面交流来更好地了解申请人。因此,申请人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向面试官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大部分面试问题将涉及申请人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毕业后的职业规划以及选择该研究生院和专业的原因。
⭐️误区九:国际留学生无法申请奖学金?
为了吸引世界各地的学术或研究型人才,加拿大大部分研究生院会提供丰厚的奖学金和研究资金给国际学生。据统计,加拿大提供给国际硕士和博士留学生的奖学金高达20项。
安大略省推出的安大略省硕士和博士奖学金(OGS)对申请安大略省硕士和博士项目的国际留学生非常友好。当然,申请奖学金的人在学术成绩和软实力方面都有一定要求和统一标准。例如前面提到的OGS要求申请人在过去两个学年的学术成绩保持在A-以上。如果能成功申请,奖学金的金额也很可观,每年高达15,000加元。
⭐️误区十:冲击名校势在必行?
我们可以理解加拿大研究生申请者追求名校的梦想和冲击名校的雄心壮志。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每年都有许多经典案例成功地实现了逆袭。但是,硕士申请不是儿戏,也不是凭借一腔热血就能成功的事情。申请成功需要努力、策略、智慧,甚至还需要一些运气。
因此,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必须慎重考虑并量力而行。应该综合考虑挑战名校、与自身能力匹配和保底选择这三种类型。切忌盲目选择竞争非常激烈的名校和热门专业,否则可能会竹篮打水。正如前面提到的,招生官的录取标准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很难100%预测每所研究生院招生官的想法。
选择一些竞争力没有那么激烈、排名不太靠前但专业依然优秀的学校,并不是对自己能力的贬低,而是让自己更有底气去冲击梦校!此外,拿到录取通知书只是第一步,能否顺利毕业又是另一回事。